原文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dun世无闷①,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注释
①遯(dùn):通“遁”,逃遁。闷:烦闷。
直译
初九爻辞说:“潜藏的龙无法施展才能。”这是为什么呢?孔老先生说:“龙是形容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行为坚定,不为世风转移,不追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众人所欣赏却没有烦恼。开心的事就施行,忧患的事就避让,坚定而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的品质。”
详解
乾卦是讲天道的纯阳变化的,所谓龙德也是君德,能够跨越天地之间的,最能代表乾阳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龙。
初九爻是万事万物的开始,乾卦以龙取象,所以初九爻是“潜龙勿用”。初九爻虽然是初位,但再幼小也是龙。
原来我们说过,再小的梧桐树也是梧桐树,是梧桐树就能吸引凤凰。一个人做事的格局要大,心灵要宽广,看清白己,开始的定位就要准,要不然,一辈子就只能瞎混。
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小的时候吃喝拉撒,哭闹斗玩,没有多大的区别。我们的六祖惠能也是“潜龙勿用”了许久,后来才能够讲经布道。惠能在开始时也是“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是不是这样的?他不会因为世道不好,不能讲经或无人知晓而烦闷。“逐世无闷”很难做到,需要极高的修为。心中有“义”,真正有贤德,内心真的充满礼义仁智,才能遁世无闷。心中有仁义,自会有天地,现在不是表演的时间,但自有你出头之日。要不然,有个屁大点儿的事都到处宣扬,害怕别人不知道,或者整天都在抱怨国家、社会、父母,等等,那就不行。是金子总会发光,要怀揣志向,时刻准备好,机会成熟就充分做为。所谓的“遁世无闷”并不是让你去到山林隐居不出来,不问世事,而是仍然行于天地间,只是隐藏心志,修为自己,不断积累,当时间合适,则一鸣惊人。
“不易乎世”,不会为了迎合外界而改变自己,更不会在外面装成妖魔鬼怪。你就是你,因为你有你的“义”,人要有志向,不能因为过程中有诸多困难或者诱惑而改变其志,如果改变,那就变成“易乎世”了,最终将一事无成。我们都曾有过顺或不顺的时候,人生跨越几十年,都有不同的状态,假如说,前二十年是初爻,二十岁到三十岁就是九二爻,三十岁到四十岁就是九三爻,四十岁到五十岁就是九四爻,五十岁到六十岁就是九五爻,六十岁以后就是上九爻,这样一直排到去世前。潜龙的时候,能力不够的时候,就要隐藏自己的心志,努力充实自己,这就是“龙德而隐者也”的“隐”之核心,把元亨利贞,礼义仁智都隐起来,因为现在机会不够成熟,还不该你表现的时候,要以退为进,以隐为上,这时候不要出面,否则,反而招人唾弃,自取其辱。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心乐,行则乐;心忧,行则忧。心乐才能行之。心忧就会违之。“乐则行之”并不是傻开心,而是说当你心乐的时候,行则更为有效,行得其所。“忧则违之”,是指违背自己的意愿的事就不要做,要“乐则行之”,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这句话是多么气壮山河!无论怎样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心志,这就是“潜龙”的秉性。乐、忧、行、违,你能做到坚定信念不可动摇吗?这才是君子,才能真正做到“遁世无闷”。这里说的“遁”是指心遁,隐藏心志,隐藏自己的德,而不是行隐,我们不希望大家行出家心遁之闲,而是更好更智慧地活在世间,这才是德,这才是体仁。
所谓“潜龙”,从内在素质来看,具有阳刚的品质;就外在处境来看,却暂居于下位。真正的“潜龙”应当把这种处境视为对自己的特殊磨炼,保持平常的心态,做到自尊、自信、自强,不去迎合世俗时尚而改变原则,也不迷恋浮华虚态,做到自尊、自信、自强,不去迎合世俗时尚而改变原则,也不迷恋浮华虚名。遁世并非逃避人世,只是时运不济,不为人知,暂时隐遁于下层民间。尽管如此,却不感到苦闷烦躁,不会牢骚满腹。即使自己特立独行的表现不被人们认可,甚至受到排斥打击,也无怨无悔,心平气和。碰到高兴的事就去做,碰到违心的事就坚决拒绝。所以,尽管外在的环境限制了自己,暂时难有作为,却获得了一个磨炼人格素质的宝贵时机。只有通过这种磨炼树立“确乎其不可拔”的坚强人格,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潜龙”。
而我们现实中,有很多自认为有才、有德、有技术、有文化的人,整天抱怨世道不好,做事环境不好,骂街骂人骂社会,这样的人不知道自我反省,不知道如何融人社会,纵然这个社会有值得骂的地方,也不至于逢人就骂,反而丧失了自我,因为他不知道“潜龙勿用”的道理。
原文
用九:见群龙无首①,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注释
①首:首领。
直译
用九:群龙聚集在一起,不知道谁是首领,都在自由地飞翔,这是非常吉利的。
《象传》说:“六爻全阳”,上天之德不可能担任群龙的首领啊。
详解
“用九”,其实就是怎么运用乾之纯阳之道。64卦中,只有乾卦中有“用九”和坤卦中有“用六”,“用九”即用刚。“见群龙无首,吉。”意思是告诉刚健的人物不要自以为是首领、是领导者,我们常说的“枪打出头鸟”就是从这演变而来的。
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就在于这个“用”字,善于用刚则不会离开群龙,就是保持刚健自强的状态,不脱离群体,与群体同体,让自己表现为“群龙无首”之状,实际上又是群龙之首,受群龙的拥戴,最后才能得到吉祥。
天再变也是天,不会是地;地再变也变不成天。这种天地有序的规律永远不变。我们常常就是忽略了本体,本末倒置,没有弄懂天地有位,四时有序。如果不明白这些,不能做到这些,我们在生活中就会犯错。这就是天地自然要告诉我们的,要坚持自己应该坚持的“四德或五常”,只有这样,才会吉。
其实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龙,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乾,最关键是我们在“潜龙”,“见龙”,“终日乾乾”,“或跃”,“飞龙”等不同的时期是不是都能把握的更好。用刚而不滞于刚,用明而不自以为明,君用臣道,用九而又不拘于九。
《彖辞》中的“时乘六龙以御天”,也是用九的《小象辞》:“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之意。乾卦的六个爻都是阳,纯阳为天德,实为万物之首,只是如何运用罢了,强调“用”的重要性!
乾卦蕴含的纯阳之道远非这六个爻所示,“元亨利贞”是天道的高度概括,春夏秋冬仅是“元亨利贞”的一种体现。你能明白你心中的春夏秋冬吗?能够做到“潜龙勿用”,“或跃在渊”,“飞龙在天”吗?
卦中有“潜龙”、“田龙”、“亢龙”、“飞龙”等,六爻皆是龙居之位,故称“群龙”,又称“六龙”。群龙不断出现,比喻德才兼备之人层出不穷,故吉利。“群龙无首”是指群龙都不当首领或都不以首领自居。群龙不断涌现,层出不穷,看不到边际,比喻阳刚之气与宇宙永存。这一爻说明:当一个人的事业达到顶峰时,就要精诚团结,切忌独断专行。
殷王帝乙在位时,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微子启;小儿子名叫辛,就是后人所说的殷纣王。因启的母亲不是正宫娘娘,辛的生母是皇后,所以,帝乙死后,辛就做上了皇帝。
殷纣王未登王位以前,就因身材伟岸,勇猛有力,言谈善辩,被一班跟屁虫吹得天花乱坠,他自己更是十分的得意,认定自己是十全十美、空前绝后的伟人。如今做上皇帝,跟屁虫更多了,吹捧更肉麻了,殷纣王更是忘乎所以。
一天到晚,他不是与妇人淫戏,就是喝酒狂饮,把个皇宫闹得乌烟瘴气。他还嫌这样的淫乐、狂欢不够味,下令在沙丘建立一个专供淫乐狂饮的逍遥宫。
逍遥宫修成了,方圆数里,宫室不计其数,里面的摆设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数个大池里面灌满了酒,号称酒池;宫里到处悬挂着各种香肉,号称肉林。纣王又选出数百名美女,让她们一丝不挂地住进逍遥宫;纣王也赤身裸体,与美女们追逐在洒池肉林之中,一狂就是十多天。为了满足他的淫乐开支,他下令增收各种赋税,搞得许多百姓家破人亡。他还一再下令选美,选得绝色美女苏妲己后,更是迷于女色,不理朝政。
一些正直的大臣都忧心忡忡,不断向纣王进谏。纣王根本不听,反而对进谏者不是贬官,就是废为平民,吓得群臣们都不敢进冻了。后来,纣王干脆设立各种酷刑,如炮烙之法,刳胫之刑,……用来对付劝冻他的大臣和不服从他统治的庶民。
每一次施刑,纣王和妲己坐在上面,饮酒取乐,在调笑屮看着受刑的人痛苦万分地死去。炮烙时,望着受刑者被炭火烧出焦烟,纣王和妲己还发出阵阵狂笑。真是毫无人性的东西!
老百姓日夜祈祷:上天啊!赶快降下大命吧!替我们消灭残暴的殷纣王!四方诸侯也一个接一个地举起了反殷的义旗。这些消息传到殷纣王那里,他只是不屑一顾地狂妄冷笑说:“我是上天选定的真命天子,他们怎么奈何得了我!”
一天,比干又一次冒死劝谏,殷纣王竞然命令人把他的心肝挖了出来。微子听说后,马上匆匆地逃离了京师。箕子只好装成疯子,纣王仍不放过他,还是把他关进了监狱。
纣王残害三贤的消息一传来,武王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各诸侯国的军队也纷纷加入了讨伐殷纣王的战争。很快周武王的军队攻到京城。前些天还是不可一世的殷纣王,这时变成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被狼狈地烧死在大火中。
乾卦是八卦中最高的一卦,象征天、刚、健、动、扩展、领导、成功、阳等。在六爻中,乾卦的六个爻都是阳爻,代表着力量、决断、自信和行动力。
以下是乾卦六爻的解释:
第一爻:初九,潜龙勿用。表示在刚开始时,应该保持谦虚低调,不宜过于张扬和自信,以免引起反感或遭受挫折。
第二爻: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表示遇到了强大的人或事物,应该虚心学习,并向有经验有智慧的人寻求指导,以获得成功的机会。
第三爻: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表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始终坚持正义和正道,不断努力工作,并时刻警惕,以避免遭受危险或失败。
第四爻: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表示在面对重大的挑战或危险时,应该果断采取行动,勇往直前,以克服困难并获得成功。
第五爻: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表示在得到成功之后,应该保持谦虚和谨慎,不要过于骄傲自满,同时也要向更有智慧的人学习,以巩固自己的成就。
第六爻:上九,亢龙有悔。表示成功过度和过度自信都会带来不幸,应该保持谦逊和谨慎,不要过于自信,以免遭受失败和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