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观音菩萨像的寓意 正规的观音菩萨像

时间:2025-04-19

观音寓意和象征意义

观音寓意和象征意义,在人们心中,观音一直是拥有着大智大慧,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普度众生,给人无限的希望,因此观音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和跪拜。那么观音寓意和象征意义是哪些意思。

观音寓意和象征意义1

观音的寓意

1、圣洁宁静

圣洁宁静是观音的主要寓意之一,观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是清净无染、圣洁宁静的,很多人会通过佩戴而观音来祈祷万事安详、生活顺利。

2、添子添福

此外观音还寓意添子添福,送子观音是观音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在我国传统文化,送子观音多为童子俯首拜观音或观音端坐并怀抱童子的形象。

观音的象征

观音是平安吉祥的象征,观音中的净瓶观音为一手持净瓶或做泻水状,另一手作法印或持执杨柳枝并踞坐岩上的形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净瓶观音可以祛病消灾、解除生者苦难。

观音寓意和象征意义2

观音的寓意一:官运亨通

自古就有谐音文化,“观音”与“官运”谐音,很多的男士都追求事业上的加官进爵,因此男士佩戴观音则会使自己在官场上的道路比较好走,同时也有贵人相助。

观音的寓意二:内心祥和

观音是男身女像,一直以来都是柔和、慈祥的代表,而男子的脾气大多暴躁,用柔和的观音给男士佩戴也是想让观音的脾性感染到男士,在为人处世方面都能柔和对待,因此,男士佩戴观音就有内心祥和的美好寓意。

观音的寓意三:平安健康

观音在佛教文化中一直都拥有强大法力,并且一些恶鬼邪祟也不敢近身,这对于常年在外奔波的男士来说,平安健康是最重要的.,所以男士佩戴观音则是希望观音能够保佑自己平安健康。

观音的寓意四:事事如意

观音自古以来就是庇护世人的救世主,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可以就救人与水火,也可以护人远离苦难,让人事事顺心如意,能够保佑自己事事如意的观音自然适合男士佩戴,看到这,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会说男戴观音其实是受到观音的寓意的影响了吧,关于观音的寓意是什么就先和大家聊到这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珠宝玉石资讯可以关注我们玉雕名家知乎号,玉雕名家有最全面和最丰富的知识在等你。

观音寓意和象征意义3

寓意一: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在人们的心目中,观音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神,《法华经普门品》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专心虔诚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就能听到每一位众生的印声而前来予以救济,所以观音根雕寓意逢凶化吉,消灾解难。

寓意二: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观音的33种形态的寓意

观音菩萨是世人的护佑之主,时时刻刻关注世间苦难。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人远离痛苦是非,护佑人事事如意,观音根雕因此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寓意三:送子送福、子孙绵延

《妙法莲华经》: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老百姓到观音庙里烧香或在家里供奉观音神像,除了祈求观音赐福外,也有的是为了祈子,求子夫妇在家里摆放观音根雕,同样能达到求子的愿景。

寓意四:事业有成,财源广进

“观音”谐音“官印”,古代男子上京赶考,求得官运,封官进爵,自然前途无量,现在办公室摆放观音根雕则寓意官运亨通、事业有成、财源广进。

我们供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代表什么意思?代表循声救苦、大慈大悲。把这个意思讲清楚。哪个地方众生有难,菩萨就到那个地方去救度众生。难从哪里来的?难从迷惑颠倒、无知、愚痴来的。化解灾难,化解灾难要觉悟、要有智慧,灾难就没有了。所以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来救苦救难呢?用教人慈悲。你看今天这个世界上灾难很多,各处传来的信息怎么样化解呢?就一个“爱”,你看那不就是观音菩萨嘛!大慈大悲就是大爱,人人都把大爱发出来,爱众生胜过爱自己,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是坐在、供在庙里那个,是自己;把观世音菩萨落实在自己心里、落实在自己行为上,自己就是观世音菩萨,自己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得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晓得佛教里头一丝毫迷信都没有,所供奉的这些像,菩萨像、佛像、罗汉像全是表法的,全是在那里教学。你要看到,要起作用;看到就是提醒自己,我的爱心在哪里,我的慈悲在哪里。用这些方法开发我们自性的智慧德能,用我们智慧德能为一切众生服务。毛主席讲过一句话,“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在佛呢,换两个字,“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佛服务的范围比毛主席大,毛主席只是人,众生不包括在里头。为一切众生服务,众生包括人;人不包括众生。所以普渡众生,这是佛法的精神。

观,是能观之智,即一心三观是也。

世音,是所观之境,即一境三谛是也。

世,谓世间出世间,指十界依正二报。谓世间六凡,以同居土为依报,以胎卵湿化四生为正报,指三界诸天,四洲杂类,咸不外于四生也。出世四圣,二乘圣人,以有余土为依报,以阿罗汉辟支佛为正报。菩萨圣人,以实报土为依报,以别圆地上住上大士为正报。别教地前,圆教住前,皆有余土为依止故。

音,谓无论依正二报所有音声,皆得为所观境也。凡音本属于耳根所闻,今不曰闻,而曰观者,须知大士,过去古佛,号正法明如来,以誓愿宏深,悲心不息,倒驾慈航,□垂九界,众生不尽,大士悲愿亦无尽也。若讲大士因地修证,请读楞严经,大士自陈所修圆通,未尝不从闻根而入。所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即是初步下手功夫也。所言入流者,不入乎声尘,而入乎圣流,即于自性相依,外亡其所矣。且夫声尘之感,必有其所,今虽亡所,而未得寂。当声动时,见有动相,而欲亡之。当声静时,见有静相,而欲趋之,二相历然,故未得寂。而言所入既寂者,若果能到寂然之境,则动者自动,吾不知其动也,动相自何而生?

静者自静,吾不知其静也,静相自何而生?故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夫动静二相,固是所闻之境,二相不生,了然明白,仍是能闻之根。亡所闻易,亡能闻难。而言如是渐增者,谓如上返闻功夫,逐渐增进,精修不已,既亡其所,复亡其能,则能闻与所闻俱尽。是所闻者,声尘也,自亡所,而渐至于所闻尽,更无可闻者,则声尘泯矣。能闻者,闻根也。自入流,而渐至于能闻尽,更无能闻者,则闻根亦泯矣。故曰闻所闻尽。夫根尘俱泯,归于尽地,有尽相可得,即是住空。若住于空,虽得所觉空,未得能觉空也。而言尽闻不住者,谓今则外尽其尘,内尽其根,如是尽闻,亦不住着,则不但所觉空,而能觉亦空矣。

故曰觉所觉空。是所觉空者,即证人无我也。能觉空者,即证法无我也。证人无我易,证法无我难。必以大乘真空观而空之,然后能觉可空也。而言空觉极圆者,夫有空而空乎觉,而空不得圆。有觉而觉乎空,而觉不得圆。今以空空觉,并亡其为空,以觉觉空,并亡其为觉,故谓之圆矣。犹未极也,极之,觉即是空,求觉相不可得,空即是觉,求空相不可得,则觉而无觉,空而无空,故为圆之极也。而言空所空灭者,唯觉极圆,无觉相可得,则所空灭,唯空极圆,无空相可得,则能空亦灭矣。又言生灭既灭者,夫所空灭者,法空也。能空灭者,空空也。俱空不生,然后可谓之生灭既灭也。

而言寂灭现前者,然则有声在,则声生声灭。有闻在,则闻生闻灭。有觉在,则觉生觉灭。有空在,则空生空灭。皆未离乎生灭也。今先证人空,继证法空,后证空空。凡属生灭者,皆已灭尽,则本来不生不灭之一真如性,乃得现前矣。夫一真如性,所以不得现前者,皆为生灭幻法之所盖覆。

今既纤毫荡尽,真体呈露,本自寂然,本无可灭,非有以灭之而后谓之寂灭也。到此故乡田地,求其不现前,亦不可得矣,故曰寂灭现前。此一真如寂灭之性,既得现前,一现前,一切现前,则在在处处,无不现前。如是则不必离声,而声自寂灭也。不必离闻,而闻自寂灭也。不必离觉,而觉自寂灭也。不必离空,而空自寂灭也。若尔,无往而不寂灭矣。经云:“诸妄消亡,不真何待”。即此之谓也。

寂灭者,乃自在之异名词,此大士自受用三昧。以证此自受用三昧,故能随处得大自在,施诸无畏。或称观自在者,即寂灭现前,忽然超越意也。若仅得寂灭现前,未得忽然超越,犹是中道法爱,可谓贴体衣衫,仍是法身微障。大士尔时,造到寂灭现前;了无寂灭细相当情,即能忽然超越,发起慈悲妙用。所以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一切众生之心,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故得行菩萨道,普门示现也。

言菩萨者,梵语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若以通途而讲,须约三义:一者,自利义,以其证到自受用三昧,在三昧中,乃见自心朗然大觉,如佛无二,故称为觉。以其无明未尽,有时出三昧后,犹有微细生灭,识情流动,乃称为有情也。二者利他义,谓其自己所证之道,而能觉悟有情众生,俾彼同证斯道,即所谓以斯道觉斯民者是也。三者自他兼利义,谓上求佛道为自利,故称为觉,下化众生为利他,故称有情,此通途意也。若对于大士而言,菩萨上,宜加摩诃萨,华言大道心成就众生。

谓大士运称性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性体竖穷三际,横□十方。是故称性所发之慈悲妙用,亦横□十方。故尽虚空,□法界,无一处不是大士所化之境,无一众生,不是大士所度之众生也。亦竖穷三际,故从无量劫以来,直至尽未来际,皆大士度生之时,所谓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大士之慈悲妙用方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大士之悲愿终无有尽时矣。

南无观世音菩萨!

观音从古至今寓意主要有四点,寓意一: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在人们的心目中,观音是大慈大悲的象征。寓意二:吉祥如意,事事顺心观音菩萨是世人的护佑之主。寓意三:送子送福。寓意四:事业有成,财源广进“观音”谐音“官印”。观音寓意圣洁宁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她是清净无染、圣洁宁静的象征,很多人会通过佩戴观音造型物件来祈祷万事安详。